核心閱讀:
文章從招標智能化、投標便捷化、開標無人化、評標數智化等六個方面對人工智能在招標采購領域的應用與創新進行了介紹,并從應用的廣度、深度、智能化和個性化等方面展望了人工智能與招標采購的深度融合和發展趨勢,指出人工智能正在給招標采購帶來深刻的變革,讓招標采購交易變得更簡單、更高效和更智能。
一、引言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作為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是一門主要研究使用計算機模擬人的某些思維過程和智能行為(如學習、推理、思考、規劃等)的學科,1956年由計算機專家約翰•麥卡錫(John McCarthy)等首次提出。此后,人工智能作為一個獨立的研究領域獲得迅速發展。近年來,隨著云計算、大數據、機器學習、自然語言和機器視覺等的快速發展,人工智能迎來了新的發展高潮。
我國高度重視人工智能技術的創新和應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要瞄準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實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國家重大科技項目,聚焦人工智能關鍵算法等關鍵領域,加快推進基礎算法等研發突破與迭代應用,培育壯大人工智能產業。不難看出,人工智能正深刻地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以及學習的方式,成為推動經濟社會轉型和創新的重要力量。
招標采購作為政府配置公共資源要素的重要手段,其交易成效對社會經濟發展有著直接影響。然而,由于招標采購涉及多個流程且所需資料繁雜,依靠傳統人工方式,不僅耗時耗力、交易錯誤風險上升,而且不能有效識別潛在的腐敗問題,難以滿足招標采購發展的新要求。隨著我國數字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工智能技術也在蓬勃興起和持續創新,這將進一步增加交易透明度、降低交易腐敗,助力招標采購流程再造、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監督更智能。本文通過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在招標采購領域的應用及創新,揭示其如何讓招標采購交易變得更加簡單,并預測其未來發展趨勢,以供同行參考。
二、人工智能在招標采購領域的應用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成熟,其在招標采購領域的運用,正逐步成為行業的新常態。2015年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整合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工作方案的通知》(國辦發〔2015〕63號)促使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基本形成,并在此后積累了大量的數據,為人工智能技術在招標采購領域的應用奠定了重要基礎并提供了現實需求。此后,大量的人工智能技術在招標采購領域落地生根、蓬勃發展。與傳統技術相比,人工智能技術在提高數據處理能力、加強決策支持、提升效率、增強透明度與強化監督等方面優勢突出,可應用于招標、投標、開標、評標、定標等招標采購全流程各環節,助力招標采購交易更加簡單。
1.招標智能化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自動化生成并優化招標采購方案。
一是智能需求分析。人工智能可以通過機器學習深入分析歷史數據、采購模式、市場環境和走勢,預測未來的采購需求,并據此制定招標采購方案。
二是智能編制招標文件。借助自然語言處理(NLP)、機器學習、知識圖譜(KG)等人工智能技術自動生成招標文件,可解決人工編制招標文件工作量大、易出錯、難批量修改等問題。具體而言,采用模塊化設計思想,預設法律、管理、經濟技術、評標方法等可復用模塊,根據招標需求,通過智能識別并調用預設模塊生成招標文件;檢測招標文件錯誤并提供修改建議;監測招標需求的改變,并自動更新招標文件,縮短文檔編制周期;對招標文件進行智能合規性審查,確保文件符合法律法規要求和招標單位需求。
例如中國移動招標采購平臺(ES)的一鍵式采購方案編制工具,可根據采購需求自動生成采購方案,并可實現招標文件、招標公告的結構化自動編制。
2.投標便捷化
投標人通過使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大大簡化投標流程、提高投標效率。
一是輔助投標決策。利用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光學字符識別(OCR)、NLP技術對招投標公告和文件進行自動抓取、信息抽取、業務輔助判斷,投標人能夠實時發現商機及輔助決策,實現投標機會無錯漏,降低人力篩選成本,提高投標效率。
二是自動編制投標文件。建立企業信息庫、標準模板庫、海量內容庫,使用人工智能算法,根據招標文件要求和內容庫信息,結合成功中標的模板,自動生成標書草案,同時利用機器學習持續優化生成草案的質量。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生成的投標文件仍需人工審核,以確保質量和準確性。不難看出,人工智能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招標響應速度、提升投標效率和準確性、降低投標成本,使投標過程更加便捷。目前,已經有投標人使用GPT編制投標文件部分章節,如施工組織方案等。
例如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來快速撰寫商業提案(標書)的AutogenAI公司,利用NLP技術,可根據客戶的文本和知識庫一鍵生成專業標書,能幫助客戶節省85%的成本,提高30%的中標率,增加800%的生產力。
3.開標無人化
人工智能可以進一步提高開標自動化水平,提升效率和透明度,實現開標的無人化。
一是自動審查投標文件。利用NLP技術,自動審查投標人資格、投標文件的完整性和規范性,對投標人進行智能初篩。
二是無人開標。投標文件解密后,自動提取投標人結構化應答數據,通過智能機器人和網絡技術在線完成無人開標,操作便捷且節約成本。
三是智能問答。人工智能驅動的聊天機器人(如ChatGPT)可以在開標環節為投標者提供即時的幫助和解答,方便經營主體,提高用戶滿意度。
例如南京市打造的“智能開標大廳”,利用虛擬播報技術,實現了虛擬主持、虛擬公證、遠程答辯、效能展示等功能,以及無人值守式的可視化、流程化、智能化開標。截至2023年4月,累計讓各類經營主體少跑腿4億公里,節省交通費用1.9億元,省去路途時間122萬天。
4.評標數智化
評標作為招標采購的關鍵環節,直接影響招標采購的結果。近年來,人工智能在招標采購領域的創新大多應用于該環節。
一是智能清標。利用OCR、NLP等人工智能技術,可以智能檢測各投標文件中的企業規模、企業信譽、財務狀況、投標人資質業績情況、重要技術指標等內容,自動展示不合格項及原因分析,為評標專家后續評標提供參考依據,將評標專家從繁瑣的數據格式核驗中解放出來,專注于技術類評審內容,降低評標過程中人為因素的干擾。例如通遼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利用“智能清標”工具,20秒內就能完成以往需數小時才能完成的技術標暗標評審工作,評審質效大幅提高。
二是智能識別圍標串標。利用OCR、NLP、KG等人工智能技術,對電子投標文件的電子標識如文件制作機器碼、文件創建標識碼、基礎軟件序列號、計價軟件序列號、數據時間戳、標書上傳IP等進行匹配對比分析,對同一項目下所有投標文件的報價雷同性、商務雷同性、技術雷同性和錯誤雷同性等展開篩查分析,自動向評標專家實時推送疑似圍標串標預警信息以供查驗,同時也為智慧監督提供依據。
三是智能輔助評標。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解決傳統評標耗時長、難度大、主觀性強等問題,減輕專家評標壓力,提升評標質量和效率。針對客觀評審內容,利用OCR、NLP等技術,對投標企業的資質、業績、報價、信用等商務標內容自動打分,降低評審工作量和時間。針對主觀評審內容,利用深度模擬、機器學習對歷史技術標評標數據、評審標準、打分機制進行學習訓練,生成智能評標算法和模型,實現對技術標的智能打分,解決專家評標主觀性強、標準不統一等問題。2022年9月,海南省住建廳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招投標制度改革的若干措施》,規定采用經評審的最低投標價法和簡易評估法進行招標的項目,在“機器管招投標”系統中設定評標程序,全流程由“機器”自動評標。評標委員會負責對“機器”的評標結果進行復核,如沒有發現“機器”推薦的中標候選人存在違法違規行為或重大偏差情形的,不得修改“機器”的評標結果。該文件推動了“專家評”向“機器評”轉變,減少了評標專家的自由裁量權。截至2023年8月,海南省已經完成由“機器管”的工程建設項目70余個,不但降低了招投標成本,還實現了零投訴。
四是智能場地管控。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生物識別、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搭建智能交易場地管控系統,可對交易過程實施有效管控,實現專家場內智能管理、人員活動全程可控。例如重慶市研發建設的“交易場地智能綜合管控平臺數字化轉型示范項目”,是全國公共資源交易公共服務領域首個交易場地智能綜合管控平臺,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實時動態監控管控區專家和重點人員軌跡、言行,智能匹配監控資源,及時預警異常行為。同時,該平臺通過提供智能引導、智能操作等多種服務手段,實現對交易活動的智能管控、調度、引導、操作和監督,有效提升了交易監督、管理、服務效能,被國家發展改革委列入行業2019年創新成果和2020年典型做法進行推廣。
5.定標自動化
使用人工智能可實現定標的自動化,優化采購人決策流程,提高決策的準確性和效率,并保證定標過程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一是智能授標。根據評審結果,利用機器學習分析歷史數據,評估中標人的信譽、歷史表現和項目完成能力,同時結合采購人的采購需求,實現智能授標,并自動向中標人發送中標通知書。
二是合同風險預測。人工智能可基于以往的項目經驗,預測和識別潛在的合同履約風險,使采購人在締約過程中規避合同履約風險,保障招標采購活動順利履約。
6.監管智慧化
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可對招標采購的全過程實現智慧監管,以預防、懲治腐敗,打造公平、陽光、高效的交易市場。
一是實時全過程監管。借助AI視頻分析、AI語音識別、智能數據分析等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對招標采購活動全過程的實時監管,快速識別風險點并及時警示糾正,讓監管更實時、更高效。
二是精準深入監管。對接交易數據、交易主體數據和監督部門數據,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可以精準定位、深度挖掘更隱蔽的風險點和腐敗行為,讓監管更精準、更深入。例如重慶市“渝易通”公共資源交易數據智能綜合服務平臺,通過對接重慶市公共資源交易電子監督系統,借助人工智能技術可自動一鍵生成“可疑線索分析報告”,助力各交易監督部門快速、精準發現線索,實現智慧化監督。又例如安徽省合肥市利用人工智能、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建設的“智能語音分析系統”,將專家語音實時轉換成文字數據,根據相應敏感詞實時告警,極大地提高了評標工作的監管效能。
三、招標采購人工智能未來趨勢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雖然目前人工智能在招標采購領域應用豐富,但是大多數應用場景較小、智能化程度不高且仍需人工介入,仍處于初步探索階段。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與行業發展的深度融合,未來人工智能在招標采購領域的應用將更廣泛、更高效、更智能、更個性化。
1.應用更廣泛
未來,招標采購人工智能的應用將從目前的單流程分散應用向全流程全面應用轉變,人工智能將貫穿招標采購的每個環節,采購人只需提供采購需求,系統就將自動實施招投標流程,自動為采購人選出最優的中標者,并自動締結合約和智能進行標后風險管理。
2.應用更高效
目前,受網絡傳輸技術、計算機算力和AI模型所限,人工智能處理視頻、圖像、非結構化數據等的速度較慢,準確率也有待提高。未來,隨著網絡傳輸技術、計算機算力的進一步提升和AI大模型的成熟,人工智能處理數據的能力將由現在的分鐘級進入秒級甚至是毫秒級,極大地提高招標采購的效率,減少錯誤和延遲,并進一步降低成本。
3.應用更智能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一些高新技術已在各行業得到廣泛使用。未來,人工智能有望與“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機器視覺等信息技術融合使用,從而極大地提升人工智能應用的智能化水平,進一步解放人力,提高招標采購效率??梢灶A見,未來真正全流程智能化的招標采購將得以實現,交易將變得更加簡單高效。
4.應用更個性化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未來人工智能不只是硬性地執行預設規則,還能更好地理解招標采購人的需求和偏好,為其提供更個性化的服務。借助AI大模型,人工智能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生成人類語言,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人類的情感和意圖。通過深度學習和使用其他機器學習技術,人工智能可以學習并預測用戶的行為和需求,為各類經營主體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極大地方便經營主體,并提高服務體驗和滿意度。
四、結語
人工智能在招標采購領域的應用,正在給整個行業帶來深刻的變革,招標采購領域正迎來從招標智能化到監管智慧化,涵蓋招標采購每個環節的智能化革命。人工智能的應用,不僅提升了招標采購的效率、透明度和公平性,還降低了交易成本、方便了經營主體,并有助于防范腐敗、優化營商環境,讓招標采購交易變得更加簡單。
筆者相信,隨著信息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人工智能將更廣泛深入地融入招標采購全過程,管理更高效、更智能,服務更個性化,成為推動行業發展和變革的重要力量。
作 者:李 山
作者單位:貴州商學院經濟與金融學院
來源:本文首發于《招標采購管理》202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