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記者從市行政審批局了解到,襄陽市將創建“公共資源電子交易行政監督平臺”作為綜合監管重要舉措,全面提升“數智化”監管水平、豐富“智慧襄陽”應用場景、深化全生命周期智慧監管試點,構建公平有序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整合平臺,一網統管。以搭建公共資源電子交易行政監督平臺三大場景功能為抓手,全力推進智慧監管,并在全省率先實現市縣一體化。一網統攬,動態呈現全市工程建設項目整體及分類統計,直觀展示項目分布與投資額度。一網監察,依據招投標五大環節和法規時間節點,確立48個智能監察預警點,實現風險一網監督。閉環管理,核心流程預警后一鍵反饋監管部門,形成無死角監管閉環。
積極創新,公平高效。相較于一般項目管理平臺,公共資源電子交易行政監督平臺有4大創新突破:變“報送”為“抓取”,構建綜合監管體系,打通數據采集渠道,實現全鏈條穿透式監管;變“被動”為“主動”,依托預警點形成“三色判定”“分級預警”機制,建立“一鍵直達”聯絡體系,強化監督,提升項目推進質量;變“標后”為“標前”,落實招標計劃提前發布與公平競爭審查,壓實招標人主體責任;變“人工”為“智能”,引入“襄小智”輔助評標,試點新型監管手段防范串標,精準打擊違法,追贓挽損高效。
激活市場,成效顯著。通過構建“線上”智慧聯動+“線下”閉環管理的智慧監管體系,提升招標投標質量,整合平臺、創新舉措,提高招評標效率與質量,降低招標失敗率,縮短項目周期,節約投標人成本,營造公正透明環境;釋放民營經濟活力,推動招投標數字化智能化,提高集約化水平,降低交易成本,提升監管效能;提高監督執法效率,電子化交易與監管彌補數據短板,通過多渠道數據對比,有效打擊隱蔽違法行為,提高監督執法效率,增加違法成本。
來源:襄陽晚報 作者:【全媒體首席記者朱科 通訊員劉頌薇 陳超然】